药物过敏的病理及诱因

友善列印版本

药物过敏的病理及诱因

药物过敏,就是服用、外敷或注射了某种药物之后所引起的过敏反应,有此反应通常为体内的免疫系统对某特殊药物所产生的防御或攻击反应,且症状多出现于局部,轻者如:红肿、痕痒、出疹、发热、肌肉及关节痛等;严重者如:呼吸困难、血压降低、心跳减缓、脱皮、眼、口、鼻黏膜充血、肾脏损害、淋巴结肿胀、肾炎及过敏性休克等。理论上,任何药物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较常见的像抗生素、胰岛素、放射线显影剂、麻醉剂、阿司匹林、非固醇类抗炎剂、维他命、食品添加物和鸦片类药品。

药物过敏反应通常与接受的药品剂量多寡无关,仅只见于少数特异体质病人。

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是身体天生的防卫网,若遇到外来不同于本身的物质(通常是大分子),基于保护身体的功能,免疫系统会有一连串的变化,目的是要排除这些外来的物质,然而在身体对抗异己的过程中,可能某些异于平常的症状出现,或轻或重且因人而异,这就是所谓的过敏症状。

一般的药物,由于分子结构不大, 即使进入体内,也不致于引起身体「注意」而产生免疫反应,少部份的药物,其代谢的过程中,代谢物结构会和体内的大分子结合,进而引起免疫系统反应产生过敏,某些人只对特定药物过敏,所以治疗时可使用其它不同结构但相似效果的药物取代之,但有些人却对多种药物产生「交叉过敏」,过敏药物第一次投予并不会产生过敏的反应,必须要投予过一次之后,间隔一段时间,再接触同样的药物,才会产生过敏。

由于遗传、性别、年龄、药史、患病的不同,服药之后发生过敏的机会或严重情况亦因此有所不同,但目前并无明确的因子可决定过敏的发生。

抗生素中的青霉素类和头孢子素类最常引起过敏反应,症状也最严重,上述二类药物中的化学结构,经过人体的代谢后,会和体内的蛋白质结合成较大分子,而具有抗原性,即是会引发免疫反应的特性,胰岛素为大分子蛋白质,其敏感多为局部性,放射线显影剂,百分之二以下的病者对此过敏。

此外,有些服药之后的反应,也会造成身体的不适感,称做药物不耐症,但并不能归类为药物的过敏,患者会有一种或多种胃肠方面的不适,例如恶心、呕吐、下痢、肠绞、腹痛、头昏等,另外,药效本身也会引起一些生理反应,常令人误以为是过敏,例如降血压剂中「钙离子阻断剂」和「血管紧缩素转换酵素抑制剂」引起的昏厥和低血压,「乙型接受器阻断剂」引起的心跳减缓,上述诸反应和药物过敏的不同,在于药物过敏有免疫系统的参与,而上述则无。

不良的药物反应可分为可预测性及不可预测性。

可预测性
可预测性的不良药物反应,一般是药物本身的药性所引致的后果,虽然不一定出现在药物使用者身上,但机会率是可以预测的,而且跟使用的剂量有直接关系。例如:一些降血压药会令使用者产生咳嗽的现象,而这现象在亚洲人身上来得比欧洲人明显。

不可预测性
不可预测性的反应是因人而异,而且与药性及使用的剂量无关,也只发生在少数人的身上。
我们通常所说的药物过敏一般是指这些不可预测性的反应。因为在医生开出药物给病人时,都不可能预知病人会否有过敏反应,所以,当我们吃药后,发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时,应立刻停止继续服食,通知医生以便作出适当的治疗及更换其他有相同功效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