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心絞痛與冠心病
心臟病是香港的第二號殺手,其中由冠心病(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又稱缺血性心臟病)所引致的死亡約佔七成。冠心病亦是醫院急症室常見的危急病症,患者可以由全無病徵,不自知以至突然死亡,而患者亦有年輕化的趨勢。如果能夠及早認識冠心病的成因、預防、治療過程等,是可減低冠心病復發風險。
冠狀動脈是環繞着心臟的血管,負責供應血液給心臟肌肉,使心臟可以正常運作。心血管會因為血管老化,或血內的脂肪及膽固醇大量聚積形成粥樣硬化,令血管狹窄或閉塞,若心臟缺乏血液供應那心肌便會缺氧及壞死、失去功能。當心血管的血液不流通時,會導致心絞痛,心肌梗塞或突然死亡(即所謂的心臟病發)。
心絞痛是當心血管不能供應足夠的氧份給心臟肌肉而引致的胸部疼痛,尤其是在運動和緊張的情况下更為嚴重。常見的徵狀是胸口有沉重、壓迫感、氣促、心跳、胸口翳悶、這些不適或疼痛會伸延至背部或左右肩部或手臂。嚴重者更會出冷汗,作嘔、頭暈等。若有以上徵狀應立刻求醫,接受治療,減少心肌受損程度及保護心臟功能。
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血管被完全阻塞時,血液供應突然減少或終止。心臟肌肉會因此受損或壞死,這樣會引致心肺功能衰竭,心跳紊亂,甚至心跳停頓致死。但有些患者的徵狀並不明顯,常將胸口翳痛誤以為胃病而延誤醫治,最後導致三條主要心臟血管嚴重栓塞難以補救。
引致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分不可避免及可避免因素。
不可避免的危險因素有:
1.男性是比女性較早患上冠心病。
2.心血管功能會隨着年紀而下降,男士在45歲或以上,女性則在55歲以上及或停經後。
3.遺傳:若有直系親屬患上冠心病,其患上此病的機會比一般人為高。
避免的因素有:
1.高血壓:是可增加心臟的負荷及加速血管硬化。
2.糖尿病:會令血管受損及促進血管硬化。
3.高血脂及高膽固醇會形成脂肪聚積及血管栓塞。
4.吸煙:尼古丁令心跳加速,血管縮幼,加速粥樣硬化。
5.身體過胖:會增加新陳代謝及心臟負擔。
6.缺乏運動:令到脂肪聚積及減退血管內壁功能。
7.生活緊張及精神壓力大:工作繁忙、生活壓力大及緊張情緒會令血管收縮,血壓增高及心跳加速。
要避免冠心病的危險因素,應該注意健康的飲食習慣,減少進食高脂、高膽固醇食物,經常運動,有效控制體重,戒煙,有效控制血壓高、糖尿病等,以及保持身心愉快、鬆弛。
王佩儀姑娘
原文: http://www.hkdailynews.com.hk/life.php?id=284730&scid=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