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療新進展 肺癌可長期服藥控制
當我們談到肺癌時,總覺得它是高死亡率的病。某程度上,這是真的,至少在過去十年,肺癌一直是香港的頭號癌症殺手。不過,隨着醫療及藥物方面不斷的鑽研,深信這個常規在不久將來會被打破。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09年的數據,新肺癌病例有4,365個,因肺癌致死的有3,692人。完全治癒的唯一希望是手術,過往,手術只對少部份早期發現症狀的患者有幫助。大部份晚期病發者只能存活半年左右,而治療方向是針對舒緩症狀。
然而,近五年間,抗肺癌治療有很大的改善。傳統式化療會有很多副作用,例如明顯的嘔吐、器官受損害和受感染,令很多人怕了化療。新一代的化療藥對肺癌有較高的療效和良好的耐受性,加上配合輔助治療如新的止嘔藥,令新一代肺癌化療漸被大多數患者包括長者所接受。
目前,標準一線肺癌化療藥物的組合是:用鉑加一種較新化療藥(至少有四種選擇),它是以每三個星期為一周期進行靜滴治療。化療方案的理性選擇是根據肺癌的細胞類型(腺癌或鱗狀細胞癌)來決定。有些新一代的化療藥更可以將傳統的四個月治療時間延長以持續控制疾病。
隨着我們深入了解肺癌病,每當認識到肺癌細胞存活因素之後,便有新藥物針對致癌細胞及令它死亡。潛在目標的識別,可以從肺癌活檢標本突變試驗中,決定那一類病人可以從特定的標靶治療中得到最大療效。目前肺癌的標靶藥物主要是口服片劑,好處在家服藥不用入院。口服標靶藥的副作用比化療輕,可長期服藥控制肺癌,令大多數人包括長者也可接受。
我們經常聽到肺癌的治療有標靶或個人化治療。現時因着個人化治療有新進展,可望肺癌能成為常見慢性病,一如高血壓和糖尿病,在藥物控制下不會對病人生活素質有明顯不良影響。
何重文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