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而不休』的退伍軍人病
1976年7月,一群美國退役軍人在費城參加退役軍人年度大會時,有200多人出現肺炎症狀,最後,其中34人死亡,當時一度引起恐慌。經過一番調查,才找出幕後的真正元兇 --- 嗜肺性退伍軍人菌。這種肺炎亦正式命名為退伍軍人病。
退伍軍人病的潛伏期由2至10日不等,症狀和一般肺炎差不多。患者多出現發熱、氣促、咳嗽、頭痛、肌肉痛和腹瀉等症狀。不過退伍軍人病的病情一般較嚴重,經常引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退伍軍人菌一般在水源存活,在自然界十分普遍。在人工的環境下,主要在供水系統和空調機的冷卻水塔中滋長。要殺死環境中的退伍軍人菌,方法很多。只要把水加熱至70oC並維持3分鐘,便可將病菌殺死。另外透過化學清潔劑清洗水缸及水管,也可有效殺菌。
暫時並無證據顯示,退伍軍人病可由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傳染。年紀較大者,特別是超過50歲人士、男性、吸煙、酗酒、免疫力較低的病人,如長期病患者或服用免疫抑制劑的人士較易患上此病。
2005年以前,香港每年只有零星個案,但自2005年起,每年都錄得雙位數的退伍軍人症。在2012年,本地更錄得28宗退伍軍人病。
醫生可以抽取鼻腔或呼吸道的分泌物,作培植或快速測試,也可抽血檢查抗體確定診斷。另外,醫生可為病人的尿液樣本進行抗原測試,這方法雖非百分百準確,但可以快速找出大部分患者,有助對症下藥。
退伍軍人病屬於嚴重感染,處理不當死亡率可高達30-50%。幸好,只要及早診斷並使用適當抗生素,死亡率便可大大減少至5%。
撰文: 盧浩然醫生